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“谁来种地”问题,怎么解?怎么办?

    信息发布者:高林asdfgh
    2024-02-11 07:22:01   转载

    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“谁来种地”问题,怎么解?怎么办?

    原创 创投建管就找 读道文旅 2024-02-07 16:52 山东 213人听过

     点击上方蓝字“读道文旅”关注



    2024年2月3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,文件在第一部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提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,其中高度聚焦解决“谁来种地”问题。由此可见国家对这一关乎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之高。接下来,本文从“谁来种地”问题的综合分析入手,罗列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,以及各地省/市政府针对“谁来种地”给出的模式探索,以飱读者。

    图片


    “谁来种地”是当下乡村重大问题

    2024年 中央一号文件 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。文件开篇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着墨颇多,并提出了落地性强且更细化的七项举措,其中对“谁来种地”这一问题作出重要部署。

    聚焦解决“谁来种地”问题,以小农户为基础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、社会化服务为支撑,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。”

    粮食安全是关乎十四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,其背后谁来支撑粮食生产,“谁来种地”的问题更值得深思。 更进一步来讲,“谁来种地”不只是谁来生产粮食的问题,更是数亿乡村居民的生活和生计问题,是乡村治理所面临的难题。


    解决“谁来种地”四大举措

    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,自2013年起,中央一号文件便提出“着力构建集约化、专业化、组织化、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”,此后11年间,文件多次聚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,家庭农场、社会化服务等关键词也多次伴随体系构建的要求出现。农业向规模化、机械化、集约化、品牌化发展,已成为今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。因此,精准施策,全力解决如何吸引各类主体种地才是关键。图片


        举措一:完善双层经营体制

    一是坚持基本制度,勇于探索创新。 坚持农村土地“集体所有、家庭承包经营”的基本制度,实行“三权分置”,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,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,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,逐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,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、集约化经营。

    二是规范土地流转,促进规模经营。 在农户自愿、集体同意的前提下,加快推进农户间、承包农户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间通过转包、出租、互换、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规模经营,或者不流转土地经营权,将重要的田间作业环节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,形成服务规模经营,降低成本,提升产量,实现规模效益。

    三是培强各类主体,推动协同发展。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,支持有条件的小农户加快成长为家庭农场,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,引导农民合作社兴办企业,推动经营主体由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举转变,经营主体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、服务带动效应显著增强,基本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、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,推进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      举措二:优化财政支农政策

    一是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 ,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,不断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,确保粮食生产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。加强涉农项目绩效管理与评价结果运用,推动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。

    二是优化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,在维持现有耕地地力补贴的基础上,将2021—2022年针对粮食生产的专项补贴制度化,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补贴标准和补贴精准性。增加并改进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直接补贴额度和方式,加快出台对粮食经营规模阶梯递增的补贴政策。

    三是调整农机补贴导向 ,取消或降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常规机械补贴,将适应规模化种植的耕种一体化作业机具、粮食烘干、山地丘陵作业机具纳入优先补贴范围。将大型农机具、智能农机装备补贴力度提高到40%以上,促进农机更新替代,提升农机现代化水平。

    图片


        举措三: 增加金融服务供给

    一是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部门与金融部门联合合作机制 ,优化并出台农村金融供给政策,有效缓解种粮农户及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、流动资金少等困难。推动构建财政优先保障、金融重点支持、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业多元化投资格局。

   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,发挥省、市、县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,拓宽知识产权、畜禽活体等动产质押范围,降低担保费率,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宅基地(农房)、温室大棚、养殖圈舍、大型农机具等依法合规抵押融资新模式。

    三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,逐步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;创新适合种粮大户及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保险品种,提高政策性保险的保障水平。支持社会化风险赔付评估机制,适当提高赔付标准,简化赔付手续,吸引更多种粮大户参保投保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
         举措四:培养农业生产经营骨干

    一是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,面向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、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、种养大户带头人和中级及以上职业农民,开展定制化、体验式、孵化型系统培育,造就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队伍。

    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带头人培训 ,省级瞄准产业发展示范引领人员、到乡大学生、回乡能人、返乡农民、入乡农业企业家等开展示范性培训,市级聚焦家庭农场主、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开展提升培训,县级围绕粮食和县域特色产业开展技能培训,着力培育一批引领一方、带动一片的高素质农民队伍。

    三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就地培训力度 ,充分发挥各地农业培训示范基地、“科技小院”及科技特派员作用,帮助农户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,用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农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着重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、生产技能优的农业科技示范主体,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科技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,持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。

    图片


    中央一号文件“谁来种地”

    各地政府给出的答卷与方法

    从调查情况来看,“谁来种地”在不同地区有截然不同的表现。在普通的中西部平原地区,土地产出比较高,农村人口还比较多。尽管不少地区的村庄已经有些空心化,但多数老人还居住在村庄,且要依靠农业收入来“自养”。

    而在一些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,由于第二、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更多,农村人口的非农化程度比较高。如调查发现,在一些东部发达地区,以及中西部的大城市市郊农村,相当部分老年人口也进入了第二和第三产业。以至于,这些地方在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时候,只能寄希望于培育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

         “谁来种地”的成 都答卷

   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“天府粮仓”,解决“谁来服务”的问题是关键。位于崇州市的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,处处是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的矫健身影。几百户村民将几千亩土地通过村集体托管给了合作社,由合作社统一管理,耕、种、管、收等每个环节合作社都精心组织、精打细算,降低了生产成本,增加了农民收入,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。

    土地交给合作社后,农户也实现了“一地三收”:一是生产托管保底收益分红,二是合作社统购统销生产资料的收益分红,三是生产托管后他们还可以出去打工创业。

        “谁来种地”的云南答卷

    以前,小农户“单打独斗”的经营模式生产效率低、成本投入高、市场竞争力弱,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。但随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不断完善,云南省“谁来种地”已经有了答案。

   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推服务方式,已成当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。近年来,云南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托管,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,机耕、机种、机收、植保飞防等都提供统一服务,不仅每亩土地降低生产成本30%、增效5%以上,也让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,投身到加工、流通、服务等产业领域,成为专业化、职业化的产业人员。近年来,享受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农户逐渐增多,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,破解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种地热情减退问图片

    1题。


        “谁来种地”的湖北答卷

    随县是湖北版图面积最大的县,享有“鄂北粮仓”的美誉,当地以全省2.4%的耕地面积生产了3.0%的粮食。但近年来,由于种粮效益低,外出务工人员增加,谁来种田成为当地一大难题。基于此,随县拓宽思路,以澴潭镇、洪山镇2个农业大镇为试点,整合农技、农机、供销等职能,成立2家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,与农户签订社会化服务协议3852份,惠及农民1万余人,有效化解了这道难题。

    镇镇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,提供“田保姆”服务,这就是随州给出的答案。把小而散的耕地交给专业化运营公司,公司在不打破原有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格局的前提下,将农户零散耕地集中起来,以村为单位签订整体托管服务合同。通过规模化集中采购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等农资,提供机械化耕、种、防、收、烘干等技术服务,从源头不断降低农户生产成本,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取租金分红收入,为增加村集体收入,公司年终时将按合同总金额8%给村集体分红,有效破解了“谁来种地”“怎么种地”的难题。

        “谁来种地”的安徽答卷

    种地不挣钱,耕地被“撂荒”,国家粮食安全咋保护?安徽省淮南市这样求解。该市在全国首创以“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”为主的农业生产“大托管”模式,针对性地破解当下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土地细碎化、农村“空心”化、规模经营难、良种良法推广难等问题,实现了“农业生产集体管,保底有收益,赚钱能分红,经商务工再不愁”。

    按照“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”农业生产“大托管”模式,淮南市引导农户将土地“委托”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,再由合作社将土地“委托”给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生产经营,同时协调生产要素、社会化服务“跟进”,引入保险“托底”,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,促进科技强农、机械强农和农民增收。“补丁地”聚成“整块田”,分散自耕变为规模经营,粗放管理走向精细调控。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。图片


        “谁来种地”的江苏答卷

    破解“谁来种地”的难题,宜兴是江苏省的一个缩影。该市坚持把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关系长远、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,通过系统培训、政策扶持等措施,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,吸引有能力的外地农业人才来宜务农,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。

    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,着力打造以新型农业企业家为引领、新型高素质农民为主体、新型农技服务队伍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人才新格局。育新农民、兴新产业、建新农村。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,宜兴“新农人”队伍越来越壮大,宜兴乡村振兴的画卷也越绘越多彩。 图片


        小结

    其实“谁来种地”这个问题一直存在,也在持续解决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及,也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稳固乡村治理。 不论是小农户、家庭农场还是农民合作社,要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水平,要解决“谁来种地”问题,首先要有对他们的吸引力,要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,使种地有钱赚,让他们在种地过程中享受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